【工商時報】華德 拚2023年躋身電巴大咖
電動車成為近期市場熱門話題,車王電兼華德動能董事長蔡裕慶20日表示,集團有意購併電動車關鍵組件或軟硬體廠商,藉以擴大公司營運規模,甚至不反對旗下事業體赴海外股票上市或那斯達克上市掛牌;他認為,電動巴士廠商到了2023年若不是市場的「咖」,未來發展機會就不大了!
繼Gogoro有望2022第一季在那斯達克(Nasdaq)掛牌上市之後,蔡裕慶表示,未來將把旗下事業體做某種整合,也不反對旗下事業體赴海外股票上市,理由是台灣投資者對電動車認知程度較薄弱,主因是台灣市場很小。
蔡裕慶強調,華德不可能到全球各地設廠,尤其牽涉政府電動巴士補助案,當地政府會要求當地業者的電巴自製率,因此,華德電動巴士輸出方式,以「後台營運」的電池管理及智慧電網、車載軟體與韌體,還有關鍵零組件的硬體。目前車王電與華德結合業者,組成技術移轉夥伴關係,將共同協助海外當地業者,成為當地電動車製造廠。
華德的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及軟體,都由公司自己掌握,未來可由華德授權下,對方可出錢購買或以對方股權,讓華德入股,目前此方面作業已開始洽談。
另以華德與日本西鐵巴士的電動巴士合作案為例,由西鐵製造電動巴士,華德提供技術授權,可符合日本電動巴士在地自製的法規。
對於華德電動巴士未來如何與大陸的比亞迪、宇通及國際大廠,在國際市場競爭,蔡裕慶認為,車王電與華德並非大財團,並沒有能力、財力及人力可到處設廠;以東南亞市場而言,華德可幫當地車廠做電巴後台營運管理,若車廠要做電池管理或能耗分析,或連場站建設與智慧電網,華德也可幫助業者,並可出口自製零組件給當地車廠。
蔡裕慶說,若明年疫情緩和後,華德的合作案就會持續進行。舉例來說,車王電美國公司已有30幾年,都是公司運作籌碼,且旗下英國公司製造產品本月底運回台灣,增加台灣的產量。
蔡裕慶指出,電動巴士用很多的小型無刷直流馬達,均由公司自製,但大型無刷直流馬達,則由供應商東元提供。
至於電動巴士最關鍵的鋰電池,華德電動巴士的鋰電池,是採用日本AESC公司的鋰電池,搭配自主設計「高可靠度」的電池模組,華德迄今做到零事故電池及控制模組的目標。
東元助攻 加速推電動車馬達
東元加速推動電動車馬達,20日首度曝光電動車動力系統T Power+,與華德動能的電巴2021年內可完成整車測試,2022年量產上市;另與宅配通合作的國內第一台電動物流車,也訂於2022年中上市;乘用車則切入海外新興市場如土耳其、印度,預期未來三年,電動車馬達業績將可占機電事業群的一成、約20億元。
在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,東元展出了符合電動巴士使用的T Power+動力系統。董事長邱純枝表示,電動車無論在貨卡、乘用,東元都準備好了,6月東元中壢廠啟用車用馬達與驅動器專用生產線,以自動化、智慧化技術生產製造,希望為電動車國產供應鏈,打下最高規格的基礎。
東元是目前台灣製造商唯一取得DMIT(台灣設計製造)產創計畫的動力系統廠商,電動車動力系統T Power+可適用於電動大客車、重型電動貨卡、港口AGV、渡輪等大型載具,看好未來全球電動載具的商機,T Power+以馬達功率模組化設計,自150kW到250kW,符合車廠不同車輛規格需求。
T Power+運用於在與華德動能合作的電動巴士,預計年底前完成路測,2022年第一季開始小批量產,2023年顯著貢獻業績;東元也與宅配通合作打造國內第一台電動物流車,2022下半年就會推出;整合馬達、驅動器、減速機三合一動力系統的底盤車,則將配合印度廠2022年7月完工導入量產,預計2024年整體電動車營收比重將達機電系統事業群的10%。
至於業績展望,邱純枝表示,受惠於全球工業產品需求增加,2021年東元營收、獲利是近年來最佳,東元在離岸風電、工程案件等方面持續有收穫,東南亞各國的電力建設也有助東元馬達產品拉貨。至於北美市場油氣產業,短期仍有強勁需求,希望營收獲利成長表現可延續到2022年。
網址連結